一、预防新冠病毒
近期,国内局部地区出现本土确诊病例。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绝不能放松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警惕,仍需做好个人防护。
防控措施:
1.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目前控制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方法,18岁以上无接种禁忌症的人群都推荐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2.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简单的三个措施能帮助我们远离包括新冠肺炎在内的许多呼吸道传染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人多拥挤、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二、警惕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认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作为个人,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防控措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洗手。
2.夏天细菌滋生,食品容易腐烂,制作食品时要做到生熟分开加工,加工时要烧熟煮透,尽快食用。剩余食物要及时冷藏,隔夜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3.如发现霉变的食物,应扔掉处理,不要再加工食用。
4.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5.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6.高危人群可接种伤寒疫苗、口服痢疾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注射甲肝疫苗。
三、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兽都可以感染。人狂犬病发病主要是被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抓伤所致,犬是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猫。狂犬病无有效治疗手段,一旦发病,几乎100%的病人都会死亡,但狂犬病完全可以预防。为家养犬/猫接种狂犬病疫苗,及时、科学、规范地进行暴露后预防处置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手段。
防控措施:
1.不要和陌生的猫狗玩耍,特别是流浪猫、狗;家养宠物要注意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疫苗。
2.被咬伤或抓伤后,应第一时间前往就近的犬伤门诊进行伤口处置及预防接种。就诊前可以使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流动清水交替清洗每处伤口至少15分钟。
四、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主要以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广泛,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还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接触被病人污染的物品传播。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接触不洁物品后要用肥皂水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
2.居室和教室都要勤通风,并加强消毒。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加强餐具、玩具等物品消毒;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定期在阳光下曝晒。
3.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4.家长们还应特别注意,一旦患儿体温达39℃以上且持续不退,并伴有手脚冰凉、抽筋、呕吐、表情淡漠等重症手足口病症状时,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五、预防蚊媒传染病
蚊媒传染病是由病媒蚊子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其中,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要发生在夏秋季,主要症状为发热、皮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疟疾是经按蚊叮咬而传播的一种传染病,严重时将危及生命。
防控措施:
1.翻盆倒罐,清除积水,水养植物定期换水,消除蚊虫孳生场所。
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蚊虫叮咬,如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防蚊用品、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长裤、涂抹驱避剂等。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3. 前往东南亚、南美洲等登革热流行地区返回后,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尽量避免外出,防止蚊虫叮咬,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如实告知医生旅行史或居住史。
4.疟疾目前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在非洲和东南亚依然肆虐,前往境外疟疾流行地区须准备防蚊物品,使用蚊帐、涂抹驱蚊剂等防止按蚊叮咬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回国后需要关注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出境旅行史。
六、关注考生心理健康
6月我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家长应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留意孩子在面临压力时的心理状态。同时,主动倾听和理解孩子备考中的疲惫和压力,接纳他们的负面情绪,帮助他们学会放松和疏导自己的情绪,做孩子坚强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