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健康科普

当前:首页>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 正文

健康常识 健康讲堂 中医养生

十一月防病提示

  • 2023年11月03日
  • 本站原创
  • 字体

十一月正是秋冬交替时节,昼夜温差大,而每年的十月到次年三月是流感、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节,大家要注意保暖,做好“手卫生”,特别注意此类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受冷空气或寒潮的影响,气温时常会出现骤降,也容易诱发中风等脑血管意外,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每年的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公众应提高对心肌梗死严重性与预防重要性的认知,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规范性救治流程;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大家应了解糖尿病科普知识,改善生活方式,提高预防意识,可有效控制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一、呼吸道传染病

(一)流感和新冠是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干咳、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可伴有鼻塞、流涕、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和腹泻等临床症状。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密集场所一旦出现感染者,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二)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于秋冬季。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近距离的呼吸道飞沫传播。其传染性较强,潜伏期较长(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儿童是肺炎支原体的易感人群。感染后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治疗药物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一般预后良好,无后遗症。目前暂无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

防控建议:

(一)主动接种疫苗。无禁忌症人群主动接种疫苗,每年冬春季之前高危人群主动接种流感疫苗,其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流感以及在感染流感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二)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前往人群密集、空间密闭等场所尽量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需排队等候的场所,须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少交谈、少聚集、不扎堆。

(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居室、教室、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四)注意个人卫生。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饮食、如厕、触摸公共物品前后用流动水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湿巾等清洁双手,清洁双手前不要触碰口、眼、鼻;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

(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疲劳,多食用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多参加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增强抵抗力。

(六)注意自我隔离,及时就医。出现发热(体温≥37.3℃)、咳嗽或新冠病毒抗原阳性等,建议居家休息,保持房间通风,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避免传染。

除接种疫苗外,以上措施均可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二、肠道传染病

(一)诺如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其中成人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儿童发病先出现呕吐,老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症状多数较重。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可通过污染水源、食物引起暴发流行。人与人密切接触含病毒的气溶胶也可引起传播。

(二)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可伴里急后重,粪便呈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常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除通过粪-口途径、密切接触传播外,苍蝇、蟑螂等昆虫机械带菌也可引起传播。

(三)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三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多为隐性感染并可成为传染源。少数肠道病毒EV71感染的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严重中枢系统症状。

防控建议:

预防肠道传染病要注意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以饮食卫生为重点,把好“病从口入关”。

(一)提倡良好的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实行分餐制,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罐头食品出现鼓起,色香味改变的情况,不可食用;食品加工应做到生熟分开。

(二)了解相关知识,增强肠道传染病防病意识。在外就餐时选择正规、卫生的餐馆;尽量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外出后、接触不洁物品后要用肥皂水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教室、居室要勤通风,并加强消毒;注意休息,避免疲劳,增强免疫力。

(三)出现严重腹泻、呕吐等肠道症状应立即就医,遵从医嘱,进行规范、安全的治疗。 

三、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严重的一种,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突发性胸闷、胸痛,可有左上臂、颈部及肩背部的放射痛,伴或不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通常需被迫停止活动,且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发生晕厥。

防控建议:

1.有高血压、糖尿病、长期吸烟史及冠心病家族史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应规范控制好血压、血糖,并严格戒烟,生活中做到“减盐、减油、减糖、保持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做好体检、复诊,特别是完善心电图检查,了解自身身体状况。 

2.无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做到“三减三健”的健康生活方式,劳逸结合,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平衡、规律睡眠,定期参加健康体检防治未病。

3.室外锻炼时要避免天气寒冷时外出,有冠心病基础的患者,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避免独自外出,确需外出者需保持电话通畅。

(二)发生心肌梗塞如何处理

1.当出现急性胸痛、胸闷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工作、劳动、行走等),原地休息。

2.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片)1片或速效救心丸10丸,并拨打急救电话120呼救。

3.若发生在家中,可请家人协助吸氧等待急救人员的处理。

四、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糖尿病的治疗应遵循综合管理的原则,包括控制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凝状态等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预期寿命。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预期寿命、并发症或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等确定个体化的控制目标。

防控建议:

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 

(一)控制体重,超重/肥胖患者减重的目标是3到6个月内减轻体重5%-10%。消瘦者应通过合理的营养计划达到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

(二)合理膳食,控制总热量,能量平衡。膳食营养均衡,满足患者对营养素的需求。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面食、饼干等)和含糖饮料的摄入,以全谷物或杂豆类替代1/3精白米、面等主食。提倡选择低血糖负荷的食品。  

(三)适量运动,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快走、骑车、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为宜,应增加日常身体活动,减少坐姿时间。建议每周进行2到3次抗阻练习,两次锻炼之间要间隔48小时。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不应采取运动治疗。

(四)戒烟戒酒,科学戒烟,避免被动吸烟。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饮酒。有饮酒习惯的应当戒酒。

(五)限盐清淡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限制在5克以内。

(六)心理平衡,规律作息,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对初诊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尿病患者,医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采取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如果单纯生活方式干预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及时起始药物治疗。

来源:健康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