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肠道不仅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对人体免疫也有重要影响,被称为“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肠道的组成与功能
肠道主要分为小肠和大肠。成人小肠约5~7米,大肠约1.5米。人的一生中需进食约65吨食物及饮料,其中99%的营养物质由肠道吸收,同时肠道也担负了人体大部分的排毒任务,并且肠道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是身体免疫的主战场。
肠道的常见疾病及症状
结直肠癌:病因尚不清楚,但其相关的高危因素逐渐被认识,如过多的动物脂肪饮食,缺乏新鲜蔬菜,体力活动过少等。多表现为便意频繁、排便次数增加、脓血便或黏液血便、排便不尽感,另外肿瘤致肠腔狭窄易出现肠梗阻症状。
痔: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主要表现为出血和脱出,间歇性便后滴鲜血是其特点;外痔主要是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有瘙痒;混合痔上述症状可同时存在。
肠息肉:可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常为单个或多个,成人大多为腺瘤,直径≥2cm的腺瘤中约半数癌变。肠息肉一般无症状,当发生腹泻、便血、肠套叠等并发症时才被发现。
功能性消化不良: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主要症状为餐后饱胀、上腹胀痛、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病程较持续,易反复发作。
肠易激综合征:多见于女性,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病程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或排气后缓解。
便秘: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便秘,主要表现为每周排便<3次,排便时间长,粪便如羊粪,有排便未尽感,可伴随下腹胀痛、焦虑、失眠等症状。
肠梗阻:其典型的四大症状为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患者常自觉有气体在肚子里乱窜。因为梗阻部位不同,呕吐物也不一样。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上常以血性腹泻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为脓血便,腹痛表现为轻至中度的痉挛性疼痛。
掌握“四要”原则 保护肠道健康
一、要规律
作息要规律 中医学重视起居作息的规律性,要求人们顺应四时和昼夜的变化安排适宜的作息时间,以达到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同时,人体还需要有一定量的体力劳动,使气血流畅,促进身体健康。
进食要规律 想要肠道健康工作,需要安排好一日三餐的时间、每顿饭进餐的时长以及每顿的饭量。同时,用餐时要充分咀嚼食物,以减轻胃肠消化食物的工作量。三餐中以早餐最为重要,如果不食用早餐,及时补充血糖,人体极易出现头晕、心慌、出汗、四肢无力等因低血糖而引发的不适症状,还易导致胆汁分泌后长时间储存在胆囊中,形成胆结石。
排便要规律 规律作息和进食有助于人体形成胃结肠反射,减少便秘的发生。同时,建议养成每天固定时间段排便的习惯,帮助肠道定时减负。此外,当有便意时,一定要及时排便,避免人为控制排便造成便秘。
二、要丰富
饮食要丰富 人体肠道的健康与饮食营养息息相关。为均衡饮食营养,促进肠道健康,应尽可能减少摄入高盐高油高糖等精加工食品;适当多摄入加工程度低的食物,如谷物、豆制品、肉蛋奶、新鲜蔬果及鱼虾等。此外,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果,如火龙果、白菜、芹菜、薯类等,也对肠道健康十分有益。
除了营养均衡外,适量饮水也很重要。如果天气炎热、出汗多,或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饮水量要相应增加。但患有某些疾病,如肾功能不全、心衰、肝硬化等的人,需遵医嘱控制饮水量。
生活要丰富 日常生活要张弛有度、动静结合。适当的全身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太极拳、健身操等,可以帮助周身气血运行,也可以帮助脏腑功能更加协调,避免肠道蠕动功能变慢而导致的腹型肥胖、消化不良、肠胀气、便秘、痔疮等不适。
除了全身运动外,摩腹等按摩方法也对维持身体机能、促进肠道健康十分有益。建议在用餐结束1小时之后进行,时长掌握在15分钟以内。按摩的动作不能过急,也不宜过缓,注意轻重适宜、和缓协调,帮助肠道蠕动。
三、要愉快
中医讲“情志致病”,当代中医治疗胃痛、胁痛、腹痛等胃肠道相关的疾病,以疏肝和胃治法最多,因为情志与脏腑的生理活动息息相关,而以肝胃关系最为密切。此外,现代医学研究也已证明,情绪不佳是导致胃肠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如过度紧张引起的消化道溃疡,跟情绪有关的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胆囊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掌握纾解压力的科学方法,保持良好情绪,可有效避免胃肠疾病,维持肠道健康。
四、要观察
观察舌苔 正常的舌象应该是淡红舌、薄白苔,具体来说就是舌质荣润,舌色为淡红,舌体大小适中,舌头柔软灵活自如,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不黏不腻,揩之不去,其下有根。这是胃气旺盛,气血精液充盈,脏腑功能正常的象征。如果出现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过厚过腻、舌苔剥脱或颜色异常等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时调整作息和饮食,如症状无改善应及时就诊。
观察大便 健康人群排泄大便一般每日1次或者隔日1次,质软成型,干湿适中,排便通畅,大便内外应该没有脓血或黏液,也没有未经消化的食物。如出现大便频次、颜色、质地异常以及排便时感觉异常等,均需要引起关注,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就诊。
来源:中国医药报、人民网健康、家庭医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