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进入初夏,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各类细菌、病毒、蚊虫等生长繁殖加快,进入肠道传染病和蚊媒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立夏后雨水也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繁殖季节,是蘑菇中毒高发期;加之端午小长假即将到来,聚餐聚会、探亲访友、外出旅游等活动增加,疾病传播风险也可能增加,大家需提高疾病防控意识,做好防护工作。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4—7月为春夏季高峰,9—11月为秋季高峰。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10天,平均3—5天。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患儿通常病情症状较轻,呈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7—10天可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者儿的病情会快速恶化,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实现,重要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防控建议:
(一)远离患者。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不要与患儿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洗浴用品等,从而避免交叉感染。
(二)保持手卫生。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游玩回家后、饭前便后应用肥皂水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
(三)减少聚集。该病流行季节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四)环境通风。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每日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
(五)清洁消毒。接触频繁部位、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定期清洁和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阳光下晾晒。
(六)接种疫苗。自愿接种EV71疫苗,鼓励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疫苗。
二、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病程较长,典型病例可表现为持续2—3个月的咳嗽,故称“百日咳”。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对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其它同住人员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其中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典型的百日咳病例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周后,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鸡鸣样声音,咳嗽夜间加重,可伴有呕吐。婴儿病例、有疫苗接种史或百日咳病史者,感染后症状多不典型,其中婴儿病例感染后多无典型痉挛性咳嗽,易出现发绀、气促、呼吸暂停,甚至窒息,出现以上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排查,以免延误治疗。
防控建议:
(一)接种疫苗。百白破疫苗是我国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百白破疫苗可降低婴幼儿发生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免疫程序为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按照免疫规划程序,适龄儿童应尽早、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未全程接种的适龄儿童应尽早补种。
(二)避免家庭内传染。家庭内有孕产妇、新生儿或婴儿,家庭成员有百日咳类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规范用药,同时应佩戴口罩,加强隔离,做好病例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个人防护,避免孕产妇、新生儿或婴儿被传染。
三、猩红热
猩红热为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是猩红热的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幼托和学龄儿童为主要的发病人群,感染后可获得较强免疫力,再次感染同一血清型病原菌的可能性较小。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无症状带菌者。传播途径有多种,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玩具、用具、手及食物等传播。猩红热临床上分为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和外科型。临床以普通型多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38℃以上)伴咽痛,一般在发病次日后出现皮疹,从耳后、颈部、上胸部蔓延到全身,典型的皮疹如“鸡皮疙瘩”,多在1周内消退,1周末至第2周开始脱屑,躯干常呈糠样脱屑,皮疹严重者四肢、手掌、足底可出现片状脱皮。部分患者可出现“草莓舌”、“杨梅舌”等。极少数患者病后2—3周可出现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免疫性继发病。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
防控建议:
(一)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治疗和隔离患者。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戴口罩。抗生素治疗必须足程足量。
(三)通风和消毒。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手绢等要用开水煮烫。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消毒液擦洗,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l—2小时。
(四)加强学校卫生。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患儿接触过的食具要煮沸消毒,用具、桌椅等擦拭消毒。保证室内做到充足的通风换气,每日做好教室、文具、玩具和餐具的清洁,发现病例,应及时对病例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
四、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8—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登革热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能传播登革热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病毒输入后可以快速传播扩散。登革热起病突然,发热多持续2—7天,可伴有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和皮疹等,退热期可出现全身斑丘疹。
防控建议:
(一)防蚊。室内通过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蚊香等进行防止蚊虫叮咬。野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身体暴露部分涂抹驱蚊剂,避免蚊虫叮咬,降低感染风险。
(二)灭蚊。消灭蚊虫孳生地,通过翻盆倒罐加盖,填平洼地,及时清除生活区周围的小型积水,杀灭蚊幼虫。必要时,定期使用化学杀虫剂杀灭外环境成蚊,减少蚊虫叮咬。
(三)及时就诊。从非洲、南美洲、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区回国后,若2周内出现反复发热等登革热症状体征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以便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避免出现重症甚至死亡。
五、野生菌中毒
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或畜禽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我省是蘑菇中毒高发省份。近年来,发生较严重的蘑菇中毒事件主要是鹅膏属物种和亚稀褶红菇引起。
鹅膏属物种:鹅膏属的主要特征是菌柄上有菌环,菌柄基部有菌托。我省发现记载剧毒的鹅膏都具有菌环和菌托,但部分食毒不明或可食鹅膏也具有这两个特征,所以,很难从外观上来区分可食鹅膏和有毒鹅膏。
亚稀褶红菇:剧毒,中毒类型属于横纹肌溶解型,病死率极高。误食后在1小时内发病,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症状,24小时后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血尿或血红蛋白尿、肌酸激酶急剧上升等横纹肌溶解的症状,严重者最后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6—10月是贵州省野生毒蘑菇中毒高发时期,蘑菇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和治疗方法,因此,防止蘑菇中毒最好的措施就是不要随意采食和买卖野生蘑菇。若误食野生蘑菇后感到头昏、恶心、呕吐、腹泻等,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告诉接诊医生自己进食野生蘑菇的种类、时间、地点和同餐者。就医时携带剩余野生菌或照片,以备鉴定野生菌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二)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催吐,以减少毒素吸收。
(三)如果就诊医院不具备救治野生菌的医疗条件,医院要立即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尽快转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
来源:健康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