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目前我国高血压呈现出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的特点。为帮助广大高血压患者获得更加规范有效的诊疗服务,实现高血压科学便捷管理,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高血压病专科门诊将于3月1日正式开诊。

坐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00
坐诊地点
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门诊大楼3楼301室
高血压常见症状
高血压患者常见临床症状有头晕、头胀、耳鸣、颈痛、胸闷、心悸、气短、恶心、乏力等。

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高血压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称为“无声杀手”。然而,长期高血压若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对心、脑、肾、眼等重要脏器造成严重的损害。
1、对心脏的危害
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负荷,导致左心室肥厚,高血压还会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狭窄,血流减少,导致心肌缺血。进而引发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严重问题。
2、对大脑的危害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第一杀手,也是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长期的血压升高会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形成微动脉瘤,一旦破裂可发生脑出血。此外,高血压还会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并发脑血栓形成,导致脑梗死。
3、对肾脏的危害
长期持续高血压会诱发肾血管病变,导致肾脏缺血和功能减退。慢性肾衰竭是长期高血压的严重后果之一。如果同时患有糖尿病,还会加速肾脏衰竭。
4、对眼睛的危害
高血压会导致视网膜动脉的渗出和出血,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因此,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治疗是为了有效控制高血压,来最大限度地降低由高血压病引起的病残率及病死率。
治疗原则
1、长期性:终身治疗,不能有侥率心理,这是治疗的最基本原则。
2、综合性: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相结合。
3、低剂量药物开始:尽量不要开始就用较大的剂量或多种药物同时合用。
4、多采用联合用药:增加降压效果,减少的物大剂量引起的副作用。
5、适时换药:对一种药物疗效反应差或无效应及时换药。
6、尽量使用长效药物:对高血压的波动减少到最低程度。做到吃药按时按量、不宜骤然停药。每天的第一片降压药一定要在早晨起床时服用。调整降压药物和剂量要有医生指导。千万别自行加药、减药或停药。出现头痛、头量、恶心、呕吐、心悸、胸阁、心前区疼痛、视物模糊、四肢发麻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7、非药物治疗:(能将血压值降低 10-20mmHg)

饮食上以清淡、低脂、低胆固醇、低钠为主,少吃肥肉、油炸食品等,增加奶制品、绿叶蔬菜、鱼和水果的摄入。
增加体力活动,减轻体重。保持乐观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克服多疑心理、纠正不良性格、抵制不良社会因素。
戒烟、限酒。
如何知晓您的血压
要知晓自己的的血压水平,必须通过测量血压的方式。
建议:
1.小于18岁的成年人,至少每年测一次;
2.35 岁以上,每年测量一次;
3.有家族遗传史,肥胖,长期精神紧张,饮食不健康,年龄较大及不良生活习惯的人,每半年测量一次。
4.老年人在家中自测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
总之高血压患者需要通过“早期诊断、病因筛查、早期预防、降压达标、综合管理”等多个维度进行“一站式”健康管理。
专家简介

杨秀峰
副主任医师
杨秀峰,内科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毕业于贵阳医学院。2002年—2003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学习,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蔡显勇
内一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蔡显勇,内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铜仁市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长期从事内科临床诊疗工作,曾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学习,对高血压,冠心病,急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王婷婷
主治医师
王婷婷,内一科主治医师,2015年毕业于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分别于2018年10月及2022年7月参加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血压诊疗中心培训学习,2024年到贵州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学习。擅长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