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健康科普

当前:首页>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 正文

健康常识 健康讲堂 中医养生

预防跌倒 健康常伴——门诊预防跌倒知识科普

  • 2025年04月17日
  • 本站原创
  • 字体

门诊人流量多、患者年龄差异大、检查流动性大、初诊患者对就诊环境不熟、地板湿滑、楼梯台阶及障碍物均有可能成为患者跌倒的因素。如何保证患者就医安全,避免跌倒发生。让我们一起学习防跌倒小妙招,让您的就医过程更加安心、放心、舒心。


门诊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


1.环境问题

门诊高峰期人流量大,安全距离不够,容易造成拥挤,进而发生跌倒、踩踏;此外,地面湿滑、楼梯台阶及障碍物等因素也极易导致跌倒发生。


2.宣教力度不足

门诊护士日常工作主要是给患者提供就医指导及相应疾病健康知识宣教。由于患者在门诊就诊时间较短,门诊护士难以对门诊患者及家属进行面对面的预防跌倒宣教,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容易忽视,从而引起跌倒的发生。


3.就诊患者老龄化

随着社会老龄化、空巢老人的增多,医院老年人就诊人数较多,老年患者就诊时可能是独自一人,或只有年老体弱的老伴陪同,由于这类患者一般病情复杂,具有不可预见性。同时,由于门诊护理人员少,在护送患者检查时一般只送到相关科室,极少能一直陪同至检查完毕,这些因素均会导致门诊老年患者跌倒风险增加。


2.jpg


1.jpg


门诊预防跌倒的措施


1.建立门诊患者跌倒的预防和管理制度

以门诊医护人员为主,安保人员及后勤人员等全院相关科室多部门合作,做好门诊患者跌倒的预防和管理,明确各相关人员的分工及职责,制定及做好高风险跌倒患者的具体处理措施和相关制度。


2.做好门诊环境卫生及安全提示工作

做到地面随脏随清洁,保持地面的清洁干燥。在雨天除放置防滑垫及防滑标识外,还在各通道入口注意提醒患者及时将雨具用塑料袋装起,防止因雨水造成地面湿滑。


3.加强防跌倒知识培训

开展预防跌倒相关知识培训,保证能在患者就诊时提供安全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辅助用具。(如轮椅、平车等)。


3.jpg


预防跌倒小贴士


1.穿着合适的鞋子

患者应选择合脚、舒适、有良好支撑和防滑功能的鞋子,避免穿着过大或过小的鞋子,以免在行走过程中发生意外。


2.合理使用辅助工具

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工具来帮助行走。这些工具可以提供行走支撑,提高稳定性,降低跌倒风险。同时,在使用辅助工具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确保它们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


3.注意环境安全

在门诊就诊过程中,患者应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走在湿滑、不平坦或光线不足的地方。同时,要留意门诊内的障碍物,如椅子、桌子等,避免与之发生碰撞。


4.保持注意力集中

在就诊过程中,患者应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分心。不要边走边看手机、与他人交谈或进行其他可能分散注意力的活动。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风险。


5.遵循医嘱,合理用药

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平衡能力和反应速度,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因此,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反馈。


6.增强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预防跌倒的基础。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来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如进行太极拳、瑜伽等轻度运动。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以确保身体健康。


4.jpg


5.jpg


守护健康之路,从预防跌倒开始。跌倒原因多样化,但是只要我们加强宣教和引导,这些跌倒或许是可以避免的。今后,万医将继续聚焦患者就医需求,提升安全防范意识,优化服务流程,完善应急预案,保障患者就医安全,避免跌倒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