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
我们向那些无私奉献、
拯救生命的献血者们
表达最深的敬意和感谢
2025年6月14日
是第22个世界献血者日
今年的活动口号是:
“献血传递希望,携手挽救生命”
今年的世界献血者日,我们再次向这些献血者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们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因为每一次献血,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每一次献血,都是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从创伤急救到慢病治疗,从产科大出血到血液病维持,每一袋血液都是重启生命时钟的钥匙,是无可替代的生命支持。稳定充足的血液供应是公共卫生体系的基石,更是社会团结的温暖见证。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下献血的小知识。

血液血站的历程
血液并非简单的“红色液体“,它由多种成分组成,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浆以及血小板等。献血者在血站献全血后,采集出的全血经过滤白、离心、分离、速冻等步骤制备为成分血液。
分离后的浓缩红细胞加入红细胞保存液制成滤白悬浮红细胞,主要用于纠正严重贫血或者为大手术患者、多发伤患者提供支持。
离心后分离得到的血浆成分可制成去病毒血浆以及冷沉淀等,用于纠正患者出凝血系统的异常情况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血小板又称为液体黄金,对大出血患者、白血病患者以及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而言,血小板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血站会对采集的全部血液进行一系列的检测,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
献血者需要哪些条件?
A.献血者一般检查
1.年龄: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周岁~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2.体重:男≥50㎏,女≥45㎏。
3.血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60 mmHg≤舒张压<90 mmHg,脉压差≥30 mmHg。
4.脉搏:60次/min~100次/min,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min,节律整齐。
5.体温:正常。
6.一般健康状况:
a)皮肤、巩膜无黄染。皮肤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
b)四肢无重度及以上残疾,无严重功能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c)双臂静脉穿刺部位无皮肤损伤。无静脉注射药物痕迹。
B.献血前血液检测
1.血红蛋白(Hb)男≥120g/L;女≥115g/L。如采用硫酸铜法:男≥1.0520,女≥1.0510。
2.谷丙转氨酶(ALT)≤50U/L
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阴性
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条件
除满足捐献全血外,还应同时满足:
1.血红蛋白(Hb)男≥120g/L;女≥115g/L。
2.血小板计数(PLT)≥150×109/L且<450×109/L
3.双侧手臂静脉明显易于穿刺。
献血的注意事项
1.献血前
学习了解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要吃饱,不要大量饮用豆浆和牛奶,不要食用油炸食品和油腻食品,适宜吃稀饭、馒头和小菜。
保证足够的睡眠,不要熬夜。
献血前一周如有感冒、发热、腹泻等;女性在月经期及月经期前后三天,应暂缓献血。
2.献血中
保持轻松心态,配合医护人员操作。
如有不适(如头晕、心慌、出冷汗等),请立即告知工作人员。
献全血整个献血过程约5-10分钟。
3.献血后
原地休息片刻,补充适量水分,观察自身状况。
按压针眼10-15分钟,禁止揉搓,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至少4小时。洗澡以淋浴为宜,避免污染针眼,以防感染。
个别献血者可能由于没有正确按压等原因,穿刺处出现青紫现象,24小时内可局部冷敷,必要时在24小时后热敷促进消退,一般一周左右可逐渐消退。
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或过度疲劳。
饮食无需刻意大补,保持均衡营养即可。多补充水分,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

献血的益处
科学研究表明,健康人定期献血不仅无损健康,反而有益身心:
1.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冠心病发病率。
2.促进新陈代谢: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强身体活力。
3.享受专属福利:
无偿献血者自初次献血30日起,可按下列规定免费用血
(一)5年内,可享用献血量3倍的血量;
(二)5年后,可享用献血量等量的血量;
(三)5年内献血量累计满600毫升以上的,10年内免费享用所需血量;
(四)5年内献血量累计满800毫升以上的,15年内免费享用所需血量;
(五)5年内献血量累计满1000毫升以上的,终身免费享用所需血量;
无偿献血者的配偶或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享受献血者献血量等量的免费用血,还可以享受每次用血互助金全额返还。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献血小知识
两次献血间隔时间是多久?
1、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
2、机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
3、机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
4、全血献血后与机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
常见误区辟谣
献血会导致贫血?
不会。献血前会检测血红蛋白,合格者才允许献血。每次献血量不超过体内总量的 1/10,身体可快速恢复。
献血会传染疾病?
不会。采血全程使用一次性耗材,严格消毒,无交叉感染风险。
女性不适合献血?
健康适龄女性(18-55 岁,体重≥45kg)均可献血,非经期、孕期、哺乳期即可。
在世界献血者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向所有无偿献血者致敬!你们挽起袖管的动作将成为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浪花。无需惊天动地的壮举,平凡人的热血同样能浇灌出生命的奇迹。您,准备好加入这场温暖世界的红色行动了吗?
来源:人民网科普